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技术文章> 海鲜过敏的药物治疗主要有2种

海鲜过敏的药物治疗主要有2种

更新时间:2023-01-15 点击量: 235
海鲜过敏是一种过敏性疾病,有急慢性之分。急性海鲜过敏患者应严格注意饮食,忌食辛辣、海鲜等食物;慢性海鲜过敏患者在吃了某些食物后病情会加重。慢性海鲜过敏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过敏源脱敏治疗。此外,患者避免强烈抓搔患部,避免热水烫洗和外用刺激性药物,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。
  1、口服抗组胺药物
  抗组胺药主要分为两类: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,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,后者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。H1受体拮抗剂按其药理作用分为以下三种:
  第一代抗组胺药:苯海拉明、扑尔敏、异丙嗪、酮替芬、赛庚啶等。
  第一代抗组胺药抗过敏和止痒作用良好,但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和抗胆碱作用,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系统,有明显的嗜睡、镇静等不良反应,影响用药者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与工作,对心脏的不良反应较少,但也会引起心跳过速或过缓、心慌、头晕、血压下降,使心衰加重。
  第二代抗组胺药:西替利嗪、氯雷他定、咪唑斯汀、依巴斯汀、依匹斯汀等。
  与第一代药物相比它们大多分子量大,有一条长的侧链,不具有脂溶性,不易通过血脑屏障,因而中枢抑制作用不明显。具有镇静作用小,无抗胆碱作用等优点,且作用时间长,提高了患者的用药顺应性。
  第一代抗组胺药目前仍用于治疗荨麻疹、过敏性鼻炎及抢救过敏性休克等,其优势在于部分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肠道外剂型(如氯苯那敏、苯海拉明等)且可用于2岁以下婴儿。近年来,大量多中心、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证明,第二、第三代抗组胺药在治疗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、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,其安全性优于第一代抗组胺药。
  2、外用药膏
  外用激素药膏,它能缓解症状,但是这类药副作用大,多产生依赖性,症状将反复发作。主要有糠酸莫米松乳膏(艾洛松)、丙酸氟替卡松乳膏、苯海拉明软膏等。
Baidu
map